南财投教基地

工商银行外部监事沈炳熙:银行是微观层面最后一公里的投资者教育者

2022-05-15 14:48:29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投教基地

5月15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上海证监局等单位特别支持下,21世纪经济报道以“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为契机,正式启动“515问问投资人(2022)”大型防非投教项目。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监事、中国人民银行原金融市场司巡视员沈炳熙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发表题为《商业银行如何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最后一公里工作》的演讲。

在活动现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投资者服务部副总监熊歆、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工商银行外部监事、央行原金融市场司巡视员沈炳熙、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等代表发起机构和金融机构进行了主题演讲,国泰君安证券、银河证券、东方红资管、量子之歌财经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针对市场常见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进行了主题分享。

沈炳熙表示,投资者教育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前几个月,我国股市动荡,债市违约事件频发,不少基金乃至银行理财出现大面积亏损,投资者损失惨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严重受挫。因此,严峻形势下投资者教育问题尤显重要。

银行是微观层面最后一公里的投资者教育者

沈炳熙认为,所有开展与投资者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都有教育投资者的责任。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在投资者教育上负有更主要的责任。

其中,银行主要承担微观层面的风险教育。

沈炳熙表示,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推销自己开发的资管产品,包括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另一部分是代销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的资管产品。不论是做哪一部分业务,投资者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工作,都需要银行来做。

“微观层面最后一公里的投资者教育者,这就是银行在投资者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沈炳熙称。

其表示,做好投资者教育,对银行有着巨大的意义。第一,这是银行承担保护投者利益责任的重要措施;第二,这是银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实际行动;第三,这是银行发展资管业务的重要保证。

把风险提示作为投资者教育的重点

对于银行如何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沈炳熙在演讲中从三方面进行了剖析。

一是把风险提示作为投资者教育的重点。沈炳熙指出,银行不能简单介绍资管产品风险,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具体地”提示某一产品存在的投资风险。银行要全面地介绍资管产品的过往历史业绩和风险。不能只介绍业绩,不介绍过去出现的问题。再者,银行对资管产品未来收益的预测,不能将预期收益说成实际收益,不得对投资者做出刚兑承诺或者以含糊不清的词语让投资者产生误解。

二是对本行产品和代销产品一视同仁。沈炳熙表示,很多银行在介绍本行产品时介绍得细,而对代销产品则介绍得粗,这很容易导致投资者的误判。

三是认真做好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沈炳熙指出,在实际操作时,有的银行为了能让投资者购买某类资管产品,采用了倒算法,让他们成为适当的投资者,而这种做法有很大风险隐患。

银行投资者教育要常抓不懈

在演讲最后,沈炳熙谈了未来银行投资者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投资者教育要常抓不懈。主要原因在于,资管在不断创新,投资者对新产品的风险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投资者队伍在不断更新,大批新进入的投资者需要接受风险教育。即使是一个有着较长投资经历的人,他的投资对象在变化,当其从原来熟悉的资管产品转移到不熟悉产品时,也需要进行新的产品风险教育。并且,资管产品在市场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时,可能引发新的风险,需要针对新情况进行投资者教育。

二是风险教育不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沈炳熙表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管银行是否进行投资者教育。教育投资者认识风险,可以使他们能防范和控制风险,选择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银行通过与投资者互动,可以了解他们的愿望、要求,也有利于产品的改进与创新。

三是投资者教育应当把现实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沈炳熙建议,银行可以利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投资者教育,“说明问题出在哪里,帮助投资者提高对所购产品风险的判断能力和防范能力。”

此外,在活动现场,21世纪资本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姜诗蔷还宣布,启动“向非法证券期货活动说不!”系列专栏,以及《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调查白皮书(2022)》和《中国理财投资者调查白皮书(2022)》两个重磅课题。


(作者:孙煜 编辑:姜诗蔷)

您还没登录

请先完成《满意度调查》,再浏览更多内容。谢谢支持!

您还没注册

请注册后进行发言

  • 验证码

忘记密码

重置密码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