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投教基地

创新创业创未来 |广州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寻求创新成果突破

2022-12-02 17:17:54来源:南方财经投教基地


广州发展作为广州市最大的能源企业,连续9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荣获“广东上市公司综合实力10强”等称号。上市以来,广州发展连续10年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率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综合能源发展之路,广州发展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吴宏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主持人:公司连续10年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这在上市公司同行中十分罕见,请问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广州发展是广州市最大的能源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煤、电、油、气、运等能源多领域。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和综合服务,一直坚持外延扩张与内生增长相结合,坚持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上市25年来,公司业绩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近10年来,公司总资产从327亿元增长到581亿元,营业总收入从152亿元增长到380亿元,翻了2.5倍。公司连续10年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营业收入最高增幅达20%。

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是我们处在一个长期具有成长性的赛道。过去1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未来30年,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以电力为支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电力为核心的清洁能源需求仍将保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增长,能源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合理的产业布局。广州发展一直坚持服务于城市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初心,从最初单一的煤电企业到天然气发电、煤炭、油品贸易及仓储、运输,再到城市燃气、新能源等,率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综合能源发展之路,形成了地方能源企业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形成电力、能源物流、燃气、新能源及能源金融等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低碳能源产业体系。

广州发展高度重视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建设,我们围绕终端能源市场需求,打造了三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第一个是煤电产业链条。公司上游投资了煤矿,中游在北方有堆场,有基地,有运输船队,在南方有码头、仓储,下游有电厂,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条。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我们正是有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才把风险降到最低,经营状况在同行中也处于较优水平。第二个是天然气产业链。我们以城市燃气为基础,延伸拓展产业链,已形成从上游海外液化气源采购,到中游国内天然气码头、接收站、高压管线,再到下游城市燃气、天然气电厂、分布式能源站的全覆盖供应链。目前,公司继续做好强链补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建设珠海金湾天然气接收站二期,广州南沙应急调峰站,茂名博贺天然气接收站,广州高压管线四期工程等一大批天然气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大幅提升。第三个是油品供应链。我们与BP公司合作,在广州南沙建设了67万立方米的库区及油品码头,并借助BP公司的资源,成为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外采供应商,还是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甲醇交割仓,对珠三角的油品保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准确的市场形势判断。公司对能源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提早进行低碳转型,及时关停了部分效率低下的小煤电机组,大力发展天然气及新能源业务。目前燃气板块和新能源板块发展迅速,资源优势明显,资产质量良好,已成为集团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四是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作为地方国企,公司加快混改步伐,成功引进实力较强,具有业务协同和互补作用的央企民企作为战略投资者,探索央企与地方国企、民企的合作发展新模式。

公司不局限于只在广州及华南地区的发展,制定了“立足广州、深耕华南、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能源物流和新能源业务等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十四五期间,公司60~70%的投资将在广州市以外,实现从区域性地方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型。

五是稳健的经营策略。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长远发展,把握发展节奏。在行业处于调整期时,不一味地追求高投资、高增长,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45~55%行业较低水平。

公司资产质量良好,在最近开展的穆迪评级中,公司喜获穆迪A3评级,成为全国首家获得类主权A区间评级的非省属地方能源国企。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能源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公司将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大对新能源和天然气的投资力度,实现资产规模、电力装机规模、供气规模以及利润的翻番倍增。

主持人: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下,电力行业全面向清洁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广州发展明确了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企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将新能源业务作为公司转型的重点方向,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进展?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近年来,广州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通过并购、自建与合作开发等多轮驱动战略,积极抢占资源,加大储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业务。目前已建立粤西、粤东、粤北、华中、华北、西南等区域总部,计划打造五个百万千瓦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经过近年努力,目前广州发展新能源公司投资运营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项目遍布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等多个省市。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新能源公司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将项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积极打造“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特色光伏项目,挖掘并提升乡村产业附加价值,优化乡村能源转型与乡村产业耦合发展。

主持人:目前电力行业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公司作为地方性综合能源企业,属下全资子公司新能源公司不仅深耕华南区域市场,还突破区域限制,建立了西南、华中、华北、西北等区域基地,公司主要有哪些优势?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一是公司拥有良好的市场意识和企业文化。作为广州市国资委直属的国有控股企业,广州发展是整体上市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市场意识强,管理规范、透明、高效,诚实可信。同时决策流程更短,效率更高。企业整体面貌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具备干事创业的良好企业文化。

二是拥有专业团队的管理经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培养组建了一批在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运维专业领域技能精进、行政业务熟练、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可保证前端的项目开发,建设流程高效且迅速,又可保障项目的运维过程中故障率极低,运行效率高,收益率好。

三是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公司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较好,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的投资增长空间。公司信用评级是AAA级,融资能力较强,融资成本在市场中处于最优的水平,为新能源业务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是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经过多年运营,公司在以陆上风电和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业务中,积累了宝贵的建设和运维经验,形成了稳定的行业上下游关系。此外,“新能源+农业/林业/渔业”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公司扩大区域,进一步深耕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

近日,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的广东省标杆电站遴选结果,广州发展新能源共有八个光伏场站进入标杆电站名单,其中三个光伏电站获评五星级电站称号,四个光伏电站获评四星级电站称号,一个光伏电站获评三星级电站称号。此外,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公布的2021年度电力行业、光伏及风力发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中,广州发展新能源共有十个站场进入对标优胜电站名单,其中四个站场获评”AAAA”级电站荣誉称号,六个站场获评“AAA”级电站荣誉称号。

主持人:公司新能源业务已经实现了连年翻倍的高速增长,在新能源业务开拓方面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或有效的拓展模式?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经过多年运营,公司形成了稳定的行业上下游关系。此外,“新能源+农业/林业/渔业”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尤其是光伏项目,广州发展新能源建设的不仅仅是光伏电站,更是因地制宜、土地垂直一体化应用的行业标杆。公司已打造了多个“光伏+”的示范项目。

例如“农光互补”连州星子光伏项目,电站采取“公司+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荒弃山头,因地制宜推进电站建设,采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玉竹、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协同当地经济合作社,打造农光互补先行示范区,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的利用,做到绿色循环发展。

又如“渔光互补”台山渔业光伏产业园项目,通过“光伏+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光伏文旅特色小镇,以渔光一体产业功能为特色,海岸湿地休闲旅游为主导,率先打造“渔场+光伏发电+湿地公园+科普基地”的组合模式,带动建设江门共同富裕示范区。新能源公司产业园已成为汶村镇作为光伏文旅小镇的一张优质名片。

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开拓建设,有助于公司扩大区域,进一步深耕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

主持人:在发展新能源业务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公司在新能源产业规模方面,相对央企、部分省属能源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与五大电力集团等央企相比,公司在外地根基不深、知名度不够、影响力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一是设立区域总部和项目公司,扎根当地,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了解地方所需,为当地经济发展多出思路、多做贡献。

二是加强宣传和沟通,让当地政府更多的了解我们,邀请潜在客户和相关方到广州发展在全国各地的项目上参观指导,了解广州发展的项目情况和管理水平。

三是发挥公司管理效率的优势,提高项目筹备效率,保证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及时开工。

四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公平、公正、平等对待不同主体,多方式实施项目联合开发,帮助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实现互惠共赢。

五是发挥公司的融资优势,保障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主持人: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公司在研发上投入逐年增加,主要是投向哪些研发方向?对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能源企业的目标带来哪些效应?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主要投入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司现有的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与安全环保生产。二是积极涉足能源产业新技术、新领域,努力打造产业新的增长点。主要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可燃冰、氢能及物联网技术等方面进行持续发力。三是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公司已建成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七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正联合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察开发国家工程中心”。

随着公司技术创新工作持续推进,创新成果不断展现。公司承担核心示范任务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冷/热/气/电等多能综合能源系统一体化规划设计与协调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围绕构建园区多能协同和多元互动的综合能源与智能配用电系统,与广州供电局合作,共同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有效支撑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工业园的转型升级,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打造具有示范意义和可推广价值的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该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的科技创新成就展,荣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明珠能源站实现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工业低排放燃机的科技成果应用,打破发达国家燃气轮机在我国分布式能源站发电领域的长期垄断。该机组突破了先进低排放燃烧技术,能够满足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及战略规划背景下,国内现行标准关于氮氧化物排放指标的相关要求,该项目获得广州市第二届国资国企创新大赛三等奖。

公司研发生产的物联网燃气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手段,实现远程读数、后台计费、实时报警、远程关阀等功能,极大的提升了服务效率,提高城市燃气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近期由我司牵头,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4家单位,共同承担了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可燃冰开采气体的高效储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围绕可燃冰开采后气体安全高效储运重大技术需求,针对可燃冰开采气体的预处理,储运及终端应用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研发配套装备,形成经济、安全、高效的储运技术方案。该项目研发成果将迈出可燃冰产业化进程中极其关键的一步,为实现可燃冰能源“从钻台走到灶台”奠定基础,为可燃冰储运及应用下一步研究做好铺垫,为可燃冰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有利于推动构建可燃冰勘探、开采、储运和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对于优化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认真贯彻政府科技创新重要决策部署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寻求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突破。

主持人:化石能源近年来持续涨价,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一方面要保障电力供应,另一方面要尽力维持盈利,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都维持正增长,这主要是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09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7.98%,实现收入、利润的逆势增长,在同行中率先走出困境。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综合清洁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和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建设。今年上半年上游煤炭、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充分发挥能源物流业务较强的资源组织能力和天然气多路气源供应优势,有效降低了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天然气发电业务上游气源已签订长协,且气源价格已锁定,电价适度上涨以及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阶段性上涨,带来公司的盈利增长。另外,新能源业务也随着装机规模的增长,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此外,公司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双增双降”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调动一切力量增效增益、降本降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公司实现利润逆势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成本端的周期波动对公司未来业务的布局调整是否带来相应的触动?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成本端的周期波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更让公司坚定了实施多能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即煤电、气电、新能源发电都要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的装机规模。天然气和能源物流业务继续坚持完善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建设,横向多能互补,东边不亮西边亮,纵向继续增强资源获取能力和供应能力,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主持人: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公司努力实现投资总额、装机规模及天然气供应量至少翻番的目标。规划到十四五末,公司天然气和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占比超过75%。为实现目标,公司目前有哪些重点实施计划?

广州发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宏:在天然气业务方面,公司大力推进广州LNG应急调峰站以及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智慧燃气管理体系,着力构建气源采购、存储、运输、终端销售、周边生态等天然气全产业链延伸结构。一体化产业链的发展有力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公司多渠道组织气源,落实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长协资源,与BP新加坡签署的12年期购销长协,2022年5月开始供气,年采购量65万吨。立足长远,锁定中长期气源,与墨西哥太平洋有限公司、中化石油(新加坡)公司签署20年期、10年期LNG中长期购销协议,年供应量为200万吨和40万吨。整合燃气市场,收购广州花都昆仑中石油燃气有限公司股权,持股60%实现控股,进而实现与国家管网的直接连通。

在新能源业务方面,目前公司绿色低碳能源装机占比近50%。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四川凉山风电二期、湖北襄阳风电项目、云浮光伏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签署了新丰县整县屋顶光伏合作协议,与湖北大悟县人民政府签署了12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项目投资协议。广州首个地面大型光伏项目——花都炭步22万千瓦项目准备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储备超过1,000万千瓦。公司将充分利用各业务线在全国各地的资源和基础,协同开发新能源资源,加快促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滚动式开发。

公司发挥广州市综合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开创政企合作、国资系统合作、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新机遇,与湛江、潮州、茂名、海西州等多地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多个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新能源业务向全产业链拓展。保障组件设备等上游供应链安全,进一步压缩项目投资成本,充分调动合作方资源,合作开发各地新能源项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关妙钿、蔡智斌、邓炜晴)

非凡十年封面图.jpg

您还没登录

请先完成《满意度调查》,再浏览更多内容。谢谢支持!

您还没注册

请注册后进行发言

  • 验证码

忘记密码

重置密码

  • 验证码